编者按:1月24日,潇湘电影集团2024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圆满召开。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(湖南广播电视台)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,潇湘电影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谷良以“改革强企,勇攀高峰”为题作年度工作报告。

浮生如梦,弹指一挥间。不知不觉自己在湖南广电工作已经三十年,来到潇影集团工作已有十年。十年前我从广电来到潇影的时候,最直观的感受就是:封闭自守、明哲保身、主业凋零、百废待兴。当时的潇影,没有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、没有市场化的制度文化、没有电影的主创团队。作品不上院线,创作全靠外包,导演、编剧等人才流失殆尽,集团人均年龄超过51岁,电影频道播出权、经营权全部外包,历史包袱极其沉重,企业发展岌岌可危,集团每年要拿出2000万元用于老同志养老保险补差,十年累计2亿元。那些年的潇影,观念陈旧,人才流失,作品入库,产业落后,品牌沉寂!潇影之痛,痛在观念老旧;潇影之苦,苦在人才枯竭;潇影之累,累在市场无常。内忧如此,外患更加雪上加霜。三年疫情的重创和电影行业的下行,让正在重生的潇影如临深渊、举步维艰。落后就要挨打!追溯这个金句的来源,是1931年斯大林在《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》演讲中说:“延缓速度就是落后,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。我们不愿意挨打。”毛主席在1956年的中共八大会议上,也引用了这句话。这十年,我们是在挨打中熬过来的,挨思想观念的屈打,挨三年疫情的毒打,挨市场的暴打,挨亏损的痛打,打得我们痛定思痛,痛何如哉!好在我们拥有一种强大的精神,拥有一个强大的班子,拥有一支强大的团队。这十年,我与潇影集团党委班子一道,带领全体潇影人,以绝不后退的决心和夺取全胜的誓言,解放思想、转变观念,熬过了最漫长的电影“寒冬”,扛过了最艰难的行业剧降,在大风大浪中奋勇前行,在困境中杀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“浴火重生之路”!过去的一年,我们在风雨洗礼中强健体魄、壮大筋骨,在艰难险阻中披荆斩棘、踏平坎坷,在千帆竞渡中奋楫争先、勇立潮头,拼出了一份扎扎实实的高质量发展成绩单。其实,我们每一个潇影人都是主角,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,每一寸进步都熠熠生辉!2024年1月,我们组建了一支20人的调研组,党委班子全员参与、亲自上阵,开展经营督导。在5个月里,光是我牵头的调研工作会就开了48次,我们详细了解旗下13家子公司经营情况,梳理形成了52条改革举措,为各子公司明思路、定方向、谋发展。这是一次真刀真枪、干货满满、力度空前的改革!我们坚定奉行“减法就是高质量”的工作原则,旗帜鲜明推进减人、减薪、减成本工作,以铁腕措施改革组织架构、优化人才结构、强化成本管控,以改革推动产业升级、意识升维、思想升华,让这家拥有67年历史的电影国企,焕发全新的生机与活力!5月,我们率先在集团总部发起改革,按照“小总部、全营销、满负荷”的工作方针,推行总部“瘦身计划”,36名干部员工全部下沉至一线创作公司。定“事”简单,定“人”难,组织机构的物理整合只是第一步,真正的调整在于如何实现整合后的“化学反应”:让每一个员工在合适的岗位上释放最大价值。同时,我们秉持“待遇要向市场要,薪酬要向业绩要”的工作思路,让薪酬体系与个人贡献彻底挂钩,去闯去干去创造。2024年,潇影集团全年营业收入3.03亿元。文旅传媒从一家一开始账上只有300块钱、基础为零的公司,创造了连续7年营收、利润快速增长的奇迹。潇湘影投在全国电影市场形势严峻,一些多年盈利的大牌影管公司亏损的背景下,坚守阵地,迎难而上,大获全胜!旗下29家影院有18家实现盈利。物业公司连续2年实现盈利。通过积极打造“潇影艺术小镇”暨红色电影文旅产业基地,全年累计新引进商户4家,商业板块招商率达96%。湖南电影频道与省民宗委打造“三湘石榴红·云上家园”平台,不断增强“电影大直播”项目影响力,全年直播大型活动12场,观看人数超900万人次。敢于非凡,方见非凡;勇猛精进,精益求精,越来越多的二级公司正在走向优秀,甚至卓越,闯出新市场,创出新天地,干出新业绩!2024年全国电影票房为425.02亿元,倒退至10年前水平,票房前20影片的总和达到252.88亿,占总票房的近65%,超过一半的影片票房不足100万元。面对激烈残酷、低迷下行的修罗市场,潇影集团坚定信心、直面挑战,影视主业实现逆势突围。电视剧《问苍茫》实现“大满贯”。当时,我的想法只有一个:就是对标《觉醒年代》,组织头部团队,全力以赴创作一部守正创新的高峰之作。当剧组锁定总编剧陈晋、梁振华和导演王伟,构成《问苍茫》“铁三角”,其实,胜利的号角已经吹响!电视剧《问苍茫》在全国性文艺大奖评选中实现“大满贯”,先后荣获全国“五个一工程”奖、飞天奖、白玉兰奖、金鹰奖、中美电视节“年度金天使奖电视剧”等奖项,成功铸就社会效益显著、专业口碑优异、传播热度突出的年度高峰作品。商业电影创潇影历史新高。商业电影是所有国有电影集团的难点痛点堵点,要想成为市场的主人,必须打造市场金牌,进军商业电影市场!我们积极与嘉映影业、新圣堂影业等市场头部电影企业开展合作,出品的电影《流浪地球2》票房40.43亿元,位列中国影史累计票房第10位,荣获全国“五个一工程”奖,电影《年会不能停!》票房近13亿元,被称为“年度高分黑马喜剧”。新主流电影向市场突围。我们深入挖掘新主流题材作品的崭新内涵,探索中小成本电影的发行模式。电影《长沙夜生活》荣获中美电影节“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奖”、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奖、北京国际网络电影展“最佳编剧”奖。电影《出发》在北京、上海等地引发观影热潮,在分线发行上取得探索性成绩,获得国家电影局的肯定。电影《堡垒》被称为“新型主旋律电影商业化的成功探索”,2025年目标票房3000万元。电影《周立波回清溪》荣获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、最佳男配角奖,香港国际网络电影节“亚洲最佳大银幕电影”奖。电影节展风生水起。去年6月,我们成功举办湘籍电影名家采风创作峰会,张冀、田羽生、周子健等13位电影名家齐聚三湘,一齐加盟潇影,担任集团艺术委员会委员,为集团电影项目贡献智慧和力量。去年11月,潇影集团承办了第二届湖南民族电影展,我们全体出动,高标准完成了一系列活动,为民族电影创作者搭建了交流平台,打开了“电影+文旅”融合发展的新篇章。活动全网流量超1亿,闭幕晚会全网直播观看量近7000万次。省电影局、湘西州委宣传部、永顺县委宣传部发来表扬信、感谢信,表示肯定与感谢。影视主业的创新突破,让我们更加深刻领悟到习近平总书记这段金句的要义真谛:“一切轰动当时、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,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。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、对人民悲欢的关切,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”。为加快解决老同志的事业身份和事业待遇问题,集团党委专门组建了工作组,吴拥军同志带领的工作团队,吃得苦、霸得蛮、耐得烦,在省委宣传部、省电影局、湖南广电的鼎力支持下,他们一年之内,持续上门沟通,终于成功为289名退休老同志办理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手续。潇湘电影集团彻底解决长达15年的历史遗留问题,极大减轻发展负担。拥军这支攻坚克难的工作团队向我们证明:只要困难没有压垮我们,我们就可以压垮困难!回首2024,我们心存感激。这一切,离不开省委省政府、省委宣传部、省电影局、湖南广电党委不遗余力的关心支持,离不开全体潇影人无私奉献的拼搏奋斗。在此,我谨代表潇影集团党委向大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!
2025,爱你爱我。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,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,2025,是潇影集团改革强企,勇攀高峰的攻坚之年。2025,潇影集团明确了“文化立企 作品旺企 改革强企 开放办企 人才兴企”的经营宗旨。潇影的愿景是: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力军,跻身国有电影集团第一阵营。毛主席教导我们:所有事不是急躁就能做好的,要有很大的坚持性和忍耐性,才能达到最后的胜利。这个等待的过程是痛苦的,而转折往往是在最后的坚持中。2025潇影集团改革强企,勇攀高峰,要抓好7个关键词。不败就是胜利。三年疫情、电影产业下行,当各种艰难险阻碾压我们的时候,我们只能扛住、挺住、熬住,只能坚守阵地,不抛弃,不放弃,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!熬出伟大,剩者为王。就像政文台长慰问潇影说的话:留在牌桌,等待机会。2025,我们要把事业部做深做实做成。推行事业部制改革,是集团党委在2025年下定的第一个决心,握指成拳,方能合力致远。电影产业事业部要全面实施“以项目为中心”的市场化运作模式,一切向业务倾斜,一切向市场看齐,真正成为集团电影生产的主力军。电影营销事业部要全面统筹集团发行、放映、版权、平台运营等业务,深度整合电影营销板块资源与渠道,实现一体化管理,为集团出品的电影提供更强有力的宣发保障。电影媒体事业部要彻底实现频道、公司双线管理,打造“一体两翼”发展格局,充分激发干部员工经营能力、创收动力。要推行“扁平化管理”。以“没有领导,只有服务员;没有官场,只有市场”为原则,探索以项目管理为主的方式,升级组织架构、减少管理层级,通过“扁平化管理”,让决策到执行,一步到位。让听得见炮火的人,来指挥战斗!作为企业,没有利润就无法生存。通过光明正大的商业活动获取的利润是正当的利润。做企业,最重要的是利润。是真正的做强,不是简单的做大。电影一定要赚钱,不赚钱的电影不要拍。这就是新时代新潇影的工作逻辑。中国电影的本质是腰部和底部电影,也就是“中小成本电影”,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重中之重,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,要把一切资源和能量用于每个作品的开发,提升电影主控主投能力,让它们成为高质量的产品,高流量的商品,实现主旋律电影、商业电影、艺术电影的全面突破!潇影集团的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讲就是高质量作品,这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。勇攀高峰的关键,就是要拍出关注现实、关注时代、关注人民的爆款电影。我们从来不缺题材,缺的是发现。甚至我们也不缺发现,但我们缺的是挖掘、开发和创造,缺真正高水平的方法论。写什么重要、怎么写更重要!一切创作离不开鲜活的生命、鲜活的现实、鲜活的当下,观照现实,观照内心,观照一切的共情、共鸣、共振。2025年是电影的转折年、升级年、情怀年,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,圆满完成以时代楷模万步炎同志为原型的科学家类型电影《深海之光》;出品上映讲述当代青年在湘西农村共同创业的喜剧类型电影《好工作!》;全力打造展现“感动中国”典型人物江梦南昂扬向上青春力量的温暖现实题材类型电影《我叫江梦南》;精心做好讲述爱情、友情、歌声、美食、美景的青春爱情类型电影《一城烟火》;悉心做好讲述艾爱国同志先进事迹,弘扬工匠精神的人物传记类型电影《大国工匠》;积极筹备展现丁玲同志生平,凸显革命信仰和女性力量的革命历史题材类型电影《今日武将军》。我们要做好商业电影《长沙夜生活2》《年会不能停!2》的筹备、拍摄工作。同时做好电影《想飞的女孩》《分手清单》《她比烟花灿烂》的宣传发行放映工作,让正能量的主旋律电影赢得市场的胜利!习总书记强调,“业绩都是干出来的,真干才能真出业绩、出真业绩”。晓明书记以五个“实事求是、真抓实干”部署2025年工作。毛主席教导我们,“不是先学好了再干,而是干起来再学习。干,就是学习”。我们要先干起来,不要怕出错。想,都是问题;干,才是答案!只要秉持一颗无我的真心,遵纪守法、坚守正道、公心公行,不要怕,大胆向前闯!集团党委永远是大家最坚强的后盾。十年回首,我们坚信“唯有改革,才有出路;唯有创新,才有未来”,我们是靠改革让一家有着67年历史的电影国企焕发全新的生机与活力,接下来,要不断把改革发展事业推向前进,以改革实现强企,以改革夺取胜利。我们针对各公司部门,只有一条原则:要以KPI论英雄。2025年,我们要把KPI考核评价体系落实落细,把“干部能上能下、员工能进能出、薪酬能增能减”贯彻到底,让能完成KPI指标、创造效益的英雄成为全体员工的榜样!自2014年来到潇影,我最大的夙愿就是让潇影成为中国电影人才的大舞台,为了人才,我们不惜一切代价。2025年,我们一定要靠人才赢得胜利,我们需要那些忠于家国、勇于探索、敢于突破的改革者,需要那些扎硬寨、打死仗、屡败屡战的挑战者,需要那些用尘土、汗水、热泪去践行肉搏的苦行者。要彻底打破“体制、编制、级别、资历、等靠要”等老国企思维,不看排名排序,不搞论资排辈,不拘一格用人才,让敢担当、善作为的干部有舞台、受褒奖,让不作为、慢作为的干部让位子、受警示,把广大年轻人充实配置到基层一线锻炼,更加注重从基层一线发现和选拔人才,让全体员工都有公平竞争机会,都有晋升奖励通道,形成人人争先、不甘落后的主动氛围,让人才和潇影共同成长!让岁月铭记每个人的成长。终有一天,你们都会散发出更灿烂的光芒。只有团结奋斗,才能做到“谋事一盘棋、干事一条心、成事一股劲”。在这个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节点,电影全产业链整合升级的至要时刻,危中有机,大机大用,我们更要团结,要耐烦,要抱团发展。只有艰苦奋斗,才能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。2025年,我们要坚定不移以“刀刃向内,自我革命”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加强“清廉潇影”“清廉剧组”建设,强化内审,加强管理,强化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,形成目标一致、一体运行的监督合力,为电影主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。只有永远奋斗,才能百炼成钢!让我们永远铭记这十六个字:战斗一生,快乐一生,天天奋斗,天天快乐。2025年,让我们迎接新时代、重塑新观念、走上新征程、共创新潇影、赢得新胜利!强是一种为了崇高目的,自我燃烧,自我牺牲,甚至以身相殉,奉献生命。强是面对一切境遇,直视一切问题,接受它、处理它、放下它。强是坚守阵地,决不放弃!不管惊涛骇浪,我自岿然不动。此心不动,随机而动。强,是智慧之勇,而非匹夫之勇;强,是拿出勇气做正确的事,虽千万人,吾往矣!强,就是永葆赤子之心,战胜自己,征服自己,成为自己的主宰。有的人说,人生有意义;有的人说,人生毫无意义;有的人说,人生的意义就是:混吃、等死;还有的人说,人生的意义是活下去要紧。这是我的答案:人生的意义就在于:每个人都可以赋予它自己的意义。人生就像一张白纸,你愿意怎么画,取决于自己。你既可以画出一个幸福美好的人生,也可以画出一个悲惨苦难的人生。因为真正影响你的,不是外在的世界,而是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。我有一位同学,他历经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,如今的他朝气蓬勃、获得重生,他的心中只有一句箴言:所以,每一天,当我们睁开眼睛,面对着身边的白纸,清零过往,创造今天,明天一定会更好!今天,让我们用共同的愿望与祝福呐喊:潇影强起来!潇影强起来!潇影强起来!最后,在新春来临之际,祝各位领导、同事、朋友们:身体健康!工作顺利!事业辉煌!蛇年大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