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Home
关于我们
Nav
新闻公告
Nav
党建学习
Nav
产业布局
Nav
人员招聘
Nav
联系我们
Nav
集团简介
集团宣传片
集团新闻
通知公告
影视创作
媒体传播
影城院线
文化地产
艺术培训
社会招聘
校园招聘
实习生招聘
以人才为中心,推动“湘派”电影创新升级——从湘籍电影人才交流会看湖南电影的未来布局
2月22日,湖南省电影局主办、潇湘电影集团承办的湘籍电影人才交流会在北京召开,41位湘籍电影人齐聚一堂,共话行业发展,探讨电影创作新路径。此次会议不仅是一次人才的聚会,更是一次产业的谋篇布局。湖南电影产业在“高质量发展”成为行业关键词的当下,如何借助这次契机,优化人才生态、创新创作模式、推动产业升级,成为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议题。
人才聚焦,高筑创作高地
人才是电影产业的核心驱动力,剧本是电影创作的源头活水。本次交流会的核心诉求之一,正是以“湘籍湘缘”为纽带,吸引更多优秀电影人回归湖南、扎根湖南、反哺湖南,为“湘派”电影的繁荣发展注入新鲜血液。
近年来,潇湘电影集团持续深化人才战略布局,秉持“青春潇影,理想当燃”的开放理念,通过成立导演工作室、引入编剧团队、吸纳制片力量等方式,不断壮大创作队伍。在此次会议上,湖南广播影视集团(湖南广播电视台)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,潇湘电影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谷良强调“以人才为中心”的企业价值观,彰显了湖南电影产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全新发展思路。湘籍电影人张冀、田羽生、袁子弹、何可可等纷纷建言献策,强调剧本创作的关键地位,并针对湖南电影的题材开发、创作风格、产业机制等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。这不仅是一场乡情交流,更是一次行业顶层设计的智慧碰撞。
题材拓展,锻造湘派气质
“湘派”电影的独特性从何而来?在本次座谈会上,许多湘籍电影人不约而同地提到了“湖湘精神”对创作的影响。湖湘文化自古崇尚独立思考与敢为人先,这种文化特质天然契合当代电影市场对个性化表达的需求。
在具体题材上,张冀建议湖南电影可以进一步聚焦喜剧与强类型片,在叙事上尝试突破传统类型框架,实现类型融合,拓展更广阔的创作空间。这一建议对湖南电影产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——在市场日趋成熟、观众口味日益多元的今天,如何在保有地域特色的同时,实现商业性、艺术性的平衡,是“湘派”电影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重要课题。
田羽生提到,湖南拥有独特的青春基因,展现出一种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的霸蛮精神,这种青春风貌正是湖南电影可以展示鲜明特质,正是电影叙事中最具感染力的主题之一。袁子弹进一步提出,湖南电影的魅力在于其“铿锵却不失青涩”,它不追求圆滑妥协,而是凭借热血、莽劲、烟火气和敢为人先的青年态,形成了一种极具辨识度的艺术风格。
这一系列观点的碰撞与交锋,不仅让湘派电影的特质更加鲜明,也为湖南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的思路。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,如何在保持地域特色的同时与时代接轨,正是湘派电影能否在新时代崭露头角的关键。
产业升级,完善生态链条
本次交流会不仅关注创作端的人才与内容,也对产业链的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在全球电影工业加速变革的背景下,湖南电影如何在人才与资本、内容与市场、传统与科技之间找到平衡点,是决定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。
从数据来看,潇湘电影集团的干部员工平均年龄已降至35岁,80后、90后干部占比达51.7%,这意味着湖南电影产业正加速向年轻化、创新化迈进。谷良在会上强调,潇影集团将彻底打破“体制、编制、级别、资历”等传统壁垒,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纳行业精英,建立符合现代电影工业需求的创作与制作机制。
在产业机制方面,何可可提出,湖南在电影项目立项审核上可以适度放宽尺度,以吸引更多创新项目落地。同时,他建议湖南电影可以借助北京的信息优势,建立常态化的项目对接机制,并尝试布局短剧等新兴赛道,以适应当前观众对内容消费方式的转变。这种产业模式的前瞻性探索,将进一步提升湖南电影在全国市场的竞争力。
此外,危笑在会上提出了“设立湘籍电影人创作空间”的建议,希望在北京建立一个专属于湘籍电影人的咖啡沙龙,为电影人提供自由创作、碰撞灵感的平台。这一提议体现了电影创作从“个体化”走向“社群化”的趋势,也反映出湖南电影在产业链条中的服务意识与生态思维。
展望未来,以开放迎变革
当前,中国电影产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。在这一进程中,湖南电影如何以独特的文化基因、创新的人才策略、先进的产业模式,在全国电影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,成为关键议题。
从此次湘籍电影人才交流会来看,湖南电影局和潇湘电影集团已经在政策、人才、产业等多个维度展开系统性布局,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。湖南省委宣传部明确提出,要将湘籍电影人才培养纳入“十五五”文化人才专项计划,进一步加大对创作型人才的支持力度。这表明,湖南电影未来的竞争力,必然建立在更加开放的机制、更具活力的人才战略以及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内容创新之上。
正如省委宣传部副部长、省电影局局长任晓山在会上总结的“六个底”——文化底蕴、生活底色、科技底气、青春底盘、开放底牌、包容底座。湖南电影的发展方向,已经不仅仅局限于“湘籍湘缘”的人才回流,而是向着更宏大的产业目标迈进。未来,湖南电影应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行业变革,以更坚实的创作实力抢占市场高地,以更精准的产业布局拓展全球影响力,在新一轮电影产业升级浪潮中,书写属于“湘派”电影的辉煌篇章。
分享到: